芝加哥简介(芝加哥简介)
内容来源 | 丈量城市
2021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城市群与都市圈愈发重要的背景下,相较于成熟、发达的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沿海区域,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等内陆区域未来潜力空间进一步打开。
而这些城市群中心城市的作用无疑是决定性的。
怎样做强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同为内陆却比肩纽约、洛杉矶的芝加哥,或许能够帮我们提供启示、找到答案!
说到芝加哥,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芝加哥俯瞰
对最为广大的民众,它是乔丹和他缔造的公牛王朝的所在地;对于财经圈,它是以衍生品交易为特点的金融中心,世界500强波音、麦当劳的总部;
芝加哥CBD
对学者而言,芝加哥学派则声名显赫,芝加哥大学更是经济学的全球殿堂。
芝加哥大学
这,就是芝加哥!极其丰富也极其多变,正如美国著名作家纳尔逊?阿尔格雷同名著作所言:
「芝加哥,一座成长的城市」
01
芝加哥神话
芝加哥,位于美国中西部密歇根湖南部,没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也没有全球化发展的沿海优势,却在美国乃至全球城市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芝加哥区位图
美国第三大城市,人口
270多万
;全国金融中心2020年排名16位
;GaWC世界城市排名2020年位列世界一线城市行列,排名19位
;……芝加哥何以至此?
①. 美国硕果仅存的伟大城市
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曾写道:「芝加哥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它也许是美国硕果仅存的伟大城市!」
从密歇根湖眺望城市中心
确实如此,芝加哥不仅是因为或诞生或拥有波音、麦当劳等典型美国标识,更重要的是芝加哥从诞生以来,每一步发展都充满了美国式发展的特征印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芝加哥的发展就是一部美国城市百年史
。
芝加哥城市肌理
从1779年的第一个定居者,1803年建立迪尔伯恩军事要塞,1830年建市到1836年伊利诺伊—密歇根运河修建,1848年正式开通。
正是美国西进的开拓精神和海洋立国的开放基因,成就了芝加哥最初的繁荣。
1856年的迪尔伯恩军事要塞
运河连通了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和墨西哥湾,伊利诺伊的煤炭、五大湖区的铁矿推动了芝加哥工业的发展,中西部的谷物、木材都汇聚到芝加哥码头,更重要的是吸引了众多的「淘金客」,或投机或谋生。
一夜间,芝加哥便成了伊利诺伊河谷的
贸易中心
。
芝加哥区域水网示意
1849年,美国开始建设其贯穿东西的铁路,芝加哥又一次抓住了美国机遇,一条铁路都没有的芝加哥,6年后一跃成为中西部的
铁路枢纽
。
芝加哥铁路网示意
30多条
铁路线聚集于芝加哥,直至建成美国最大的联合货运市场、全球最大铁路枢纽中心,成为铁路大王、钢铁大王主宰的快速工业化阶段美国的缩影。
芝加哥联合车站
城市内的铁路网
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未受战争影响的芝加哥,因其枢纽地位、贸易中心和工业制造能力,反而收获了巨大的战争红利,就像美国在一战、二战期间快速崛起一样,短短五年内,芝加哥人口就从
11万
增长到19万
。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芝加哥
就这样,芝加哥一直紧跟甚至引领着美国的发展主线,当航空开始成为主宰世界的交通之时,就于1955年率先建设和发展了全球最大的奥黑尔机场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
奥黑尔机场
1997年世界第一条光纤通信系统在芝加哥投入使用,开始进军信息高速公路,到20世纪末建成了
美洲大陆光缆通讯中心节点
。02
大师的城市
如果说与美国同步,抓住美国趋势是芝加哥成功的秘诀,那么能洞悉趋势、抓住趋势的精英就是其中的关键。而芝加哥恰恰是一个不缺精英的城市,联合中心球场冬天的飞人乔丹雕塑,只是其中一个微小的缩影。
联合中心球场
①.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是美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拥有世界顶尖学府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逾百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芝加哥工作、求学。
芝加哥大学图书馆
其中,芝加哥大学在2020年ARWU和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分别位列
第10位
和第9位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美国第一所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及之后著名的费米实验室,经济学方面更是囊括了35%
的诺贝尔奖。
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
除此之外,芝加哥大学也是华裔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福地,杨振宁、李政道、崔琦均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李远哲则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化学教授。
1949年,杨振宁、杨振平两兄弟和邓稼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合影
正是因为这群诺奖大师们的贡献,依托芝加哥特别是芝加哥大学,形成了著名的
芝加哥学派
,包括芝加哥经济学派、芝加哥社会学派、芝加哥建筑学派等等。
芝加哥经济学派领军人物之一——米尔顿·弗里德曼
尤其是久负盛名的经济学派,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斯蒂格勒、罗纳德?科斯等大师。
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罗纳德·科斯
在芝加哥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基础上,推崇并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作用,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等,为芝加哥乃至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架构,其中科斯的产权理论甚至还对中国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 摩天大楼的故乡
芝加哥建筑学派同样是佼佼者!1871年大火后的灾后重建,前卫的建筑师们开始构想新一代建筑,寻找替代易燃木材的新兴材料,钢铁与砖墙结合的想法开始出现。
1817年的芝加哥大火版画
1885年,摩天之父、芝加哥建筑学派创始人詹尼设计的高42米,10层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第一栋钢结构建筑顺利完工。
第一栋钢结构建筑——家庭保险公司大楼
自此,芝加哥的摩天大楼建设就一发不可收拾。巅峰时期世界最高建筑前5名3座位于芝加哥,至今摩天大楼数量达
1200多座
,位于美国第二,全球第三,仅次于香港和纽约。
芝加哥CBD建筑群
这其中,更是有着众多的世界第一:曾经世界第一高楼——威利斯大厦,原名西尔斯大厦,高443米,共110层。1974年建成开放,作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一直保持到1996年,后一直为美国最高建筑,直至2014年重建世贸中心的自由塔建成投入使用。
曾经的世界第一高楼——威利斯大厦
世界最高公寓楼——湖尖塔,共70层。世界最高混凝土建筑——Marina City,外形酷似两个玉米棒。世界最高大理石贴面楼——Aon Center……
Marina City世界最高混凝土建筑
于是,围绕着摩天大楼的旅游观光也成为了芝加哥的一大特色,既有乘船游览的建筑之旅;
芝加哥河的乘船建筑游览
又有直入云霄的直升机鸟瞰之旅;更有威利斯大厦「芝加哥观景台」1300米高的悬空透明玻璃屋和汉考克大厦「360°芝加哥」的「倾斜观景台」。
汉考克大厦倾斜观景台
建筑师们也在想方设法充分挖掘芝加哥优美天际线的魅力,芝加哥城市设计师卡罗?罗斯?巴尼就与Sasaki联手设计芝加哥滨河步道,让人们在亲水空间里感受摩天都市魅力。
芝加哥滨河步道
可以说,正是这些摩天大楼们成就了全球十大最美城市天际线,更是奠定了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基础。
从詹尼的钢结构和箱型基础到路易斯?沙利文「形式服从功能」的功能主义,再到1883年—1893年鼎盛时期的「芝加哥窗」。
约翰汉考克中心是建筑界中著名的表现主义建筑之一
更重要的是,芝加哥学派开启了芝加哥城市建设的大师时代,吸引了众多建筑大师纷至沓来,直至今日。
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克郎楼
这其中既有号称建筑大师莱特游乐场的橡树园;
芝加哥橡树园区域聚集着建筑大师莱特的25座建筑作品
更有2004年7月后现代主义结构大师弗兰克?盖里规划设计的千禧公园。
千禧公园
它将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发挥到极致,通过广场、步道和草坪实现丰富的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功能;并以独具匠心的建筑艺术小品展示了芝加哥的建筑文化:盖里设计的普利兹克露天音乐厅、英国艺术家安易斯设计的云门,西班牙艺术家詹米?皮兰萨设计的皇冠喷泉等。
普利兹克露天音乐厅
总之,芝加哥是个神奇的城市,到处洒满了大师的足迹,飘荡着大师的灵魂。
大师成就了芝加哥
,芝加哥也成就了大师
,而这仅仅是成就神奇芝加哥硬币的一面,在众多大师的背后,还有这一群经营城市、经营大师的大师,他们才是神奇的原动力。03
城市的大师
说到城市发展,首要的也是逃避不开的就是城市规划。
1909年,芝加哥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城市总体规划《伯纳姆和伯尼特芝加哥规划》,它是中外规划著作中广为提及的规划经典,也是对芝加哥规划形态影响深远的一部规划。
伯纳姆和伯尼特芝加哥规划透视图
①. 倒流的河水
很多人认为,芝加哥之所以能够产生美国第一部现代城市规划,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极其严格的执行和落实,1871年的大火「功不可没」——能够在一张白纸上作画。
大火后百废待兴的芝加哥
事实却刚好相反,火灾后的重建恰恰带动了芝加哥的繁荣,由此形成了城市的急剧膨胀,从而给城市环境带来了空前的压力,进而引起来城市发展的反思。
20世纪初急剧膨胀的芝加哥
当时,市政当局甚至为了解决密歇根湖饮用水源污染的问题,在1900年开凿运河把芝加哥河水从东向西再向南引到德恩普雷特河中,创造了让河水倒流的奇迹。
芝加哥河与密歇根湖间的水闸
自此芝加哥河水不再流入密歇根湖而从密歇根湖流出。
②. 作为计划的规划
也正是因为其应急的背景,伯纳姆规划最核心的特点就是格外强调其计划性,其实这也是规划的本质,在英语中规划的单词就是「plan」。
作为规划,规则是次要的,计划才是第一位的,只不过是有规划的计划罢了。
1909年的芝加哥规划
就这个层面完全可以说,规划对城市建设发展历程影响之深,无人能出伯纳姆规划之右。
当年提出的建造深入水中的人工半岛,作为公共绿地和文化、休闲设施的基地;建筑大型体育馆,开辟密歇根大街商业中心区,建设双层沿河交通通道;建造大型火车站及贯通东西的CBD中轴线等,都一一得到了实现。
如今的人工半岛
其中规划的1公里宽,39公里长的滨水区,现已建成博物馆区、城市广场、海军码头、千禧公园等,使得湖岸线利用率达到
95%
以上,成为最能展现芝加哥城市特色和魅力的滨水开放空间。
滨水区俯瞰
而密歇根大街的设计实现,使之成为媲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
「华丽一英里」
,贯穿东西长达12公里的国会大厦景观轴线则成就了芝加哥宏伟、震撼的城市大轴线。
华丽一英里
③. 一切从湖滨开始,湖滨属于市民
在伯纳姆规划有关滨水区设计中,颇有前瞻性的提出了「公共空间绿地应覆盖整个城市」,
「一切从湖滨开始,湖滨属于市民」
的理念。这是伯纳姆规划继计划性之外的又一大特征——
公共性
。
滨湖区的公共活动空间
从规划诞生的第一天,公共性就写入了芝加哥的城市基因,后续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一直都秉承着这一理念。从博物馆区到海军码头都遵循着这一理念。
海军码头改造更新为城市娱乐中心
但要说到典型,千禧公园无疑是公共性最新也是最杰出的代表,「不经意」间公共性体现到了极致。
这一最初以城市停车场为规划设计目标的项目,从「带有绿意的停车场」到「停车场上的大型屋顶公园」,一步一步升级成为民众和游客狂欢的、世界瞩目的公共场所。
千禧公园
无论是儿童、年轻人还是老人,都能在公园内找到适合自己活动的空间。你既可以在普利兹克露天音乐厅参加一年数十场的定期音乐节或不定期的其他演出;
普利兹克露天音乐厅
也可以在被市民亲切的称为「银豆」的云门前欣赏巨大「哈哈镜」映出的别样的天空、城市和自己;
「银豆」云门
还可在皇冠喷泉伴随着音乐节奏时快时慢、时高时低的喷泉中,边戏水边感受15米高LED显示屏中喷射「口水」的1000多张芝加哥市民灿烂的笑脸。
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皇冠喷泉
总之,千禧公园无所不用其极地实现向公众开放和共享,这同样也包括了与周边区域的关系。
它用艺术感十足的蛇形BP桥,巧妙地与旁边的格兰特公园连接起来。
蛇形BP桥
将格兰特公园的园林小径、Bulter Field 的儿童游乐场、运动场纳入千禧公园这个狂欢嘉年华。
蛇形BP桥串联着儿童游乐场和运动场
蛇形BP桥引导游客来到格兰特公园
文化、文艺,公益、公众,休闲、休假等公共空间应有尽有,持续不断的为芝加哥创造着活力!
不断创新的公共空间成为全民的打卡地
规划的胜利!这对芝加哥而言是绝对的真理!
伯纳姆未必是绝世的规划大师,但他却绝不仅仅是一位规划大师,他为芝加哥城市规划和建设贡献的理念,为更多的规划设计大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才是伯纳姆最大的价值所在。
04
无情的人才引入者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芝加哥的教育、人才领域。芝加哥首任校长、「无情的人才引入者」,被称为「教师们的教师」——威廉?哈珀,为芝加哥大学和芝加哥学派大师辈出的辉煌打好了最初但坚实的基础。
芝加哥大学第一任校长威廉·哈珀
年仅25岁就担任校长的哈珀,为了达到建成「一所可以和哈佛、耶鲁媲美的大学」,提出「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无情的引进有才能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中去」,空前地说服了8位在任校长和近20名系主任来芝加哥执教。
芝加哥大学
①. 高等教育革命 OR 哈珀系列闹剧
受崇尚教学研合一的洪堡精神影响,哈珀大胆创新课程,允许学生在任意学年的任意时候毕业,进入深度研究阶段。
他开招女生和任用女教师之先河,建立美国大学第一个社会学系,提供函授与夜校,通过广告进行学校宣传……所有这些改革都在短短两年内就得以上马并执行。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这一场后来被人们称为「一场高等教育革命」的改革,当时却被讥讽为「哈珀系列闹剧」。
②. 教师们的教师
哈珀认为行政人员不能独立于授课之外,在任14年尽管行政事务占据了大量时间,但他仍在兼任校长与系主任的情况下,给自己安排了全职教师的课程。
毕业典礼上的哈珀
他,哈珀,首先是一位教师,一位优秀的教师,其次更是教师们的教师。
持续发掘、培育更多的教育大师,携手城市建设领域为芝加哥产业、经济发展营造环境的同时,为芝加哥培养更多的人才。
威廉·雷尼·哈珀纪念图书馆
从而打通
「城—人—产」的逻辑闭环
,助力芝加哥螺旋上升式的永续成长。05
城市家长,远见与未来
城与人,可打通「城—人—产」闭环,但对城市发展而言,只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优质的种子。
要成就产业和经济的未来,还有赖于生长过程的精心照料,可谓之城市经营,而这就取决于城市掌舵人的远见与洞悉。
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在芝加哥的分布
芝加哥是幸运的,在城市转型危机中遇到了具有力挽狂澜魄力的老、小两位戴利市长,用好用足了芝加哥的肥沃土壤和优质种子。
①. 基建狂魔老戴利市长
老戴利市长上任于芝加哥重工业危机之时。
时值芝加哥二战后迅猛发展后期,随着美国经济结构转型,芝加哥就业岗位和城市人口开始减少。
老戴利市长
老戴利任期内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包括以地标性摩天大楼重塑城市中心发展商务经济,西尔斯大厦、汉考克中心均诞生于这一时期;
汉考克中心为核心的商务区
以机场、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为抓手,刺激现代服务业发展,奥黑尔机场、麦考密克会展中心均在这一时期建成。
麦考密克会展中心
②. 精英城市小戴利市长
而小戴利则从底层的城市竞争环境出发,树立城市发展新理念,让芝加哥真正得以重新起飞。
2005年芝加哥展览会开幕式上的小戴利市长
他提出将芝加哥从蓝领城市变成以金融、商业、信息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宜居城市。
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金密集型,不单纯主张创造就业,而把关注目标转向律师、银行家和投资商等构成的城市新精英群体。
海军码头是其主持的代表项目之一
为此,他改革、振兴公园和学校,由立法机构接管,创建法人管理模式,用公共空间和教育水平吸引中产回流;以海军码头和千禧公园为龙头,整治岸线带动滨湖区全面复兴;以强化人才为核心,重点引进高价值部门和总部,推动城市产业提升。
如今的滨湖区
小戴利市长的远见给芝加哥带来了确定的未来!
正如小戴利市长自己所言:「上世纪90年代,这一切努力都得到了回报。40年来芝加哥人口首次得到增长,10年间,大约增长了10万人,就业岗位也增加了,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蜂拥而至,住在芝加哥市中心的大学学历年轻人一度比美国任何城市都多」。
芝加哥科技人才分布地图
波音总部就是在小戴利市长任期内的2001年迁入芝加哥的。之所以波音没有选择税收更具竞争力的达拉斯,而是选择芝加哥,主要是因为「波音喜欢芝加哥市中心活力非凡的氛围」。小戴利市长功不可没!
位于芝加哥的波音总部
这就是小戴利市长这位城市家长对城市发展的远见,他治理、经营城市的*遗产,深远地影响着芝加哥的现在和未来。小戴利市长也籍此被《时代》杂志评选为美国五大最杰出的市长之一。
「芝加哥不只是和洛杉矶、纽约竞争,而且要与上海、伦敦、巴黎竞争」
——理查德?M?戴利
洞悉并抓住趋势,吸引并培养营城、育人之大师,构建城市发展「城—人—产」逻辑闭环远见,
芝加哥仍在成长!